8月18日-24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组织来自学校6个学院的20名师生赴吉林珲春市敬信镇,深入边境一线开展“思政戍边,红烛铸魂”教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教育,铸牢边境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活动包含支教助学、实践研学、社会调查等内容。在支教助学方面,团队成员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珲春市敬信镇学校的同学们教授语文、地理、心理等多门学科累计40余课时,并充分运用当地资源自主研发了3节思政融合课,将土字牌、吴大澂雕像、敬信湿地等在地化资源与版图安全、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融入边疆大课堂。
在实践研学环节,团队前往珲春市公安局敬信边境派出所开展专题学习,派出所指导员蔡辉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边防历史与使命职责,结合土字牌和吴大澂事迹阐述了兴边固防的爱国传统。师生与派出所同志深入座谈,同学们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与教学中传承戍边精神,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社会调研环节,全体师生深入开展调研走访与读书学习活动,全面拓展实践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支教师生对敬信镇15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调研,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详细了解其学习与生活状况;走访5家当地商铺,深入考察村民实际生活与教育现状。此外,团队组织2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师生共同感悟总书记青年时期的奋斗经历,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人民、投身实践的理想信念。
本次“思政戍边 红烛铸魂”实践活动,聚焦祖国边境学校学生的切实需求,以青春行动彰显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守护国防安全的使命担当。未来,我院青年学生将持续深化教育实践,在教育戍边中坚定理想信念、涵育师德师魂,助力边境学子厚植家国情怀、练就扎实本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砥砺拼搏、躬身实干,为稳边固边、振兴东北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单位:学院团委
撰稿人:杨盛美、赵琳
摄影:龙欣磊、张安琪、王文慧
初审:赵琳
复审:宋飏
终审:杜海波
网络编辑:苏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