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新时期大边疆区发展与跨境区域合作研讨会(2025)

发布时间:2025-08-18 11:15 点击数:

2025年8月14日,我院成功举办新时期大边疆区发展与跨境区域合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研究院、俄罗斯与北极区域合作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20余位学者参与了主题发言与讨论。我校校长办公室助理白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阳光,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白娥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开幕辞。



白冰助理回顾了学校及地理学科在大边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中俄合作势头强劲,加强多领域协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李阳光处长从学校与俄罗斯多所高校长期开展国际交流的经验出发,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双方合作。白娥院长介绍了地理科学学院的历史沿革,强调学院近年来在大边疆与国别研究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并提到去年成立的“俄罗斯与北极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希望未来能与更多研究机构及俄罗斯学者携手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

论坛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先后由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晓玲副教授、刘艳军教授、魏冶教授主持。上半场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修春亮教授作题为“中国区域经济的二元分化与大边疆地区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大边疆地区与“钻石地区”存在显著的二元分化,并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如何科学、客观地认识中国大边疆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青山教授作题为“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安全水平演变格局及地区差异研究”的报告,报告探究了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并提出东北地区发展策略的思考。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地球科学部、俄罗斯地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协会副主席Lachininskii Stanislav研究员作题为“The current trends in social-geographical research of the Arcitc in Russia”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俄罗斯学界在北极圈社会地理研究的当前趋势以及中俄之间在基础设施、北极航道等的合作项目,同时展望了中俄未来深化合作的前景。

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李天籽教授作题为“特朗普政府政策变化对北极开发的影响与中俄北极合作”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特朗普政府背景下,北极地区开发和合作情况及中俄未来合作领域,指出大图们江地区合作应强化制度化合作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宋周莺研究员作题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蒙俄的跨境区域合作”的报告。报告探讨了“一带一路”政策下中蒙俄沿线的贸易投资关系及合作平台建设情况,提出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会议下半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平宇研究员作题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与俄罗斯远东合作问题”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现状,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提出中俄边境绿色农业及跨境产业带建设的合作前景。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孟广文教授作题为“‘一带一路’跨境自由经济区理论与实践”的报告。报告围绕跨境自由经济区的类型、理论基础、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进行了详实阐述,并将跨境增长三角的概念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关系框架相结合进行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彭飞教授作题为“海疆、权利与身体——基于中菲南海争端的渔民实践”的报告。报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中菲南海争端中渔民身体主体在海洋空间中行为的解读,揭示渔民身份转变如何成为中菲博弈的“中间变量”。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Ushakov Evgenii副博士作题为“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rder areas in the southern Far East of Russia”的报告,报告基于详实的人口与经济数据,揭示了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晓玲副教授作题为“中俄跨境互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国内外跨境互动的理论研究进展,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缘区位变化的背景下,从中俄边境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空间发展,以及黑龙江省对俄远东贸易与投资等方面,探讨了跨境实践研究的最新特征。



报告后,吉林省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处韩东朔处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平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佟连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文新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周国磊助理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杨青山教授、刘艳军教授、宋飏副院长、魏冶教授、刘鉴副教授等与报告者进行了精彩互动和交流。



此次研讨会为致力于大边疆区域研究的师生搭建了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促进了学术观点的融合与科研合作的深化,对我国大边疆地区的发展及中俄合作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供稿单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

撰稿:郑宇馨

摄影:田衡

初审:李晓玲

复审:肖舒文

终审:杜海波

网络编辑:苏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