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环境健康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

办公电话:0431-85098219

办公地点:地理科学学院 304-2

电子邮件:song0317@nenu.edu.cn

   个人简介

宋飏,女,满族,1978年8月出生,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正高级实验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城市与区域规划理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地理学会研学工作组副组长,欧洲地球科学学会会员(451604),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6755M)。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环境健康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近年来主要围绕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地理、城市棕地空间、传染病时空特性与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主持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十四五”时期吉林省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研究等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地方规划咨询项目,2016年以来连续担任国家和省级精准扶贫第三方考核评估工作带队老师。于科学出版社出版《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等著作,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Applied Geography》《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 Use Policy》等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研究成果曾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第五届长春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届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2019年)。

硕士招生专业: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

 电子邮箱:song0317@nenu.edu cn

   学习经历

2005.09-2008.12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博士研究生

2001.09-2005.07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硕士研究生

1997.09-2001.07 东北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2022.06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正高级实验师

2019.07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院长

2015.09-2022.1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党委宣传委员(兼职)

2015.09-2020.06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工会主席(兼职)

2014.08-2015.08 University of Oxford,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 访问学者

2014.01-2022.05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高级工程师

2005.07-2013.1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2001.09-2010.09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兼职)

   短期培训

2018.09-2018.10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研修班”

2011.03-2012.01 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东北师范大学)“英语高级班”

2011.07-2011.08 北京大学-林肯中心“Urban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高级培训课程

   教学情况

《城乡规划前沿与进展》,研究生,一年级,2015年-至今;

《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课程设计1》,本科生,三年级,2013年-至今;

《城市地理学》,本科生,二年级、三年级,2005-2010年;

《城市总体规划》,本科生,三年级,2005-2010年;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本科生,三年级,2006-2009年。

   主要项目

[7] 吉林省开发区产业空间集聚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20220601022FG),吉林省科技厅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2022.07.01-2023.06.30,在研,主持;

[6]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20213F29Q67001T),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21.10-,在研,主持;

[5] “十四五”时期我省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研究,政府委托项目,2019.08-2021.01,结题,主持;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棕地空间识别与再生模式研究(17BJL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7.06-2022.02,结题,“良好”等级,主持;

[3]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棕地再利用的区位评价与功能选择(41301169),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4.01-2016.12,结题,主持;

[2] 城市棕地的发生机理及激活策略研究(12YJC79016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2.01-2014.12,结题,主持;

[1] 城市棕地再利用的技术体系及政策框架构建(1709103),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团队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7.06-2021.12,结题,主持。

   主要获奖

[12] 2022年3月,2021全国地理研学方案设计大赛&地理研学社会调研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地理学会;

[11] 2020年11月,2019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10] 2016年6月,院(处)级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9] 2015年9月,著作《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4;

[8] 2014年9月,著作《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1/2;

[7] 2012年12月,著作《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第五届长春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长春市人民政府,1/2;

[6] 2012年3月,著作《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第十届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东北师范大学,1/2;

[5] 2007年11月,论文《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1/1;

[4] 2007年8月,论文《地缘城市跨国整合发展研究》,一等奖,吉林省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1/1;

[3] 2005年5月,《关于“长春市‘十一五’期间工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判断与选择”的政策建议》,三等奖,长春市政协,1/1;

[2] 2005年12月,学生工作创新奖,东北师范大学;

[1] 2001年7月,优秀毕业生,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论著

学术著作:

[5] 宋飏,王士君.《矿业城市空间:格局,过程,机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

[4] 王士君,宋飏,姜丽丽,冯章献. 《中国东北城市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

[3] 王士君,林慧颖,宋飏. 《城市棕地改造:视角、路径、方法》.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

[2] 冷希炎,李广全,宋飏,等. 《开发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1] 崔庠,周丽君,宋飏,梅林,等. 《吉林导游》.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科研论文:

[50] Yanxiao Liu#, Zhiqiang Feng, Yang Song*, The impa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cidence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 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Applied Geography, 2023(160):103092. DOI:10.1016/j.apgeog.2023.103092;

[49] 张新佳#, 宋飏*,王士君, 中国棕地再利用制度与政策体系框架构建,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39(8):966-972 ;

[48] Sitong Qian#, Yang Song*, Shijun Wang, Yangang Fang, Haoming Guan,Assessing eco-environmental service quality by integrating monitoring data: A case study of Northeast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3(137):102834.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3.102834;

[47] 张新佳#,宋飏*,王士君.中国已改造棕地时空特征及用地模式转换研究——基于荟萃分析方法.城市规划, 2023(6): 1-10(网络首发);

[46] Tingting Wang#, Yang Song*, Fengying Zhang**, Clean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and its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3(411): 137323.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7323;

[45] 刘艳晓#,宋飏*,马美娜, 李瑞世.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以东北地区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3,13(2):293-304;

[44] Zhang Y#, Wang S**, Feng Z and Song Y*, Influenza incidence and air pollution: Findings from a four-year surveillance study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2(10):1071229. DOI: 10.3389/fpubh.2022.1071229;

[43] Xinjia Zhang#, Yang Song*, Sitong Qian, Shijun Wang,Donghang Wu. Exploring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Formation Factors of Brownfields in China: From Macro-Scales,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10(7):1-14. DOI: 10.3389/fenvs.2022.918621;

[42] 宋飏,刘艳晓,张瑜,王士君. 中国手足口病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地理学报, 2022,77(3):574-588. DOI: 10.11821/dlxb202203006;

[41] Song Yang*,Lyu Yang,Qian Sitong,Zhang Xinjia,Lin Huiying,Wang Shijun**. Identifying urban candidate brownfield sites using multi-source data: The case of Changchun City,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22,117(6):1-14. DOI:10.1016/j.landusepol.2022.106084 ;

[40] 张瑜#,宋飏*,王士君,王婷婷. 基于“开发区-产业-企业”的吉林省开发区产业分布及其空间集聚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54(1):150-160;

[39] 王婷婷#,宋飏*,钱思彤,张瑜. 东北地区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空气污染环境效应——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 地理研究, 2022,41(1):193-209;

[38] 宋飏,王婷婷,张瑜,钱思彤,王士君*. 东北三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选择因素. 地理科学, 2021,41(7):1199-1209;

[37] Song Yang,Zhang Yu,Wang Tingting,Qian Sitong,Wang Shijun*.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Influenz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ir Pollution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7.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21,31(5):815-828;

[36] Zhang Xinjia#,Song Yang*,Wang Shijun**,Qian Sitong. Exploring Research Trends and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Related to Brownfield: A Visual Analysis Using CiteSpace.COMPLEXITY,2021(8882415):1-14;

[35] 钱思彤#,宋飏,杨俊,王士君*. 滨海城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37(4):393-398+504;

[34] 宋飏,张新佳,吕扬,王士君,林慧颖.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棕地研究综述与展望. 地理科学,2019,39(6):886-897;

[33] 张新佳#,宋飏*,吕扬,王士君. 基于“生态,景观,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棕地景观改造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8,28(8):101-107;

[32] 王士君,王雪微,范大龙,宋飏,林慧颖. 吉林中部城市群域城镇化的生态效应评估.人文地理,2017,32(1):90-98;

[31] Lin Huiying#, Wang Shijun*, Song Yang, Wang Xuewei.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Based on Theori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and Landscape Urbanism:A Case Study on Changchun Tractor Factory.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7,26(1):23-30;

[30] MAO Kebiao,CHEN Jingming,LI Zhaoliang,MA Ying,SONG Yang,TAN Xuelan,Yang Kaixian. Global Water Vapor Content Decreases from 2003 to 2012: An Analysi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7,27(1):1-7;

[29] 林慧颖#,宋飏,王士君,胡海峰. “多规融合”下棕地再利用方向评价——以长春市拖拉机厂为例.现代城市研究, 2016(9):9-16;

[28] 林慧颖#,宋飏,王士君*. 城市棕地信息识别及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以长春市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6(7):80-87;

[27] 宋飏,林慧颖,王士君*. 国外棕地再利用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世界地理研究, 2015,24(3):65-74;

[26] 庞瑞秋,侯春蕾,宋飏*.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特征与可达性研究. 经济地理,2015,35(10):88-93;

[25] 庞瑞秋,侯春蕾,宋飏*.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演变及其社会学辨析. 现代城市研究, 2015(6):78-84;

[24] 王雪微#,王士君*,宋飏,等.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演进的空间识别及影响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2015,35(7):873-881;

[23] 王雪微#,王士君*,宋飏,等. 交通要素驱动下的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经济地理,2015,35(4):155-161;

[22] 王雪微#,王士君,范大龙,宋飏. 我国各省市地区房地产开发情况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2):1494-1499;

[21] 林慧颖,王士君*,宋飏,王雪微. 基于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棕地改造——以长春市拖拉机厂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1):57-63;

[20]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等.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2014,34(9):1069-1076;

[19] 宋飏,王士君,叶强,王雪微. 中国矿业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分异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45-49;

[18] 宋飏,王士君,王雪微. 矿业城市生命周期与空间结构演进规律研究. 人文地理, 2012,27(5):54-61;

[17] 宋飏,王士君,王雪微. 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与机理研究.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2):57-62;

[16] 宋飏,肖超伟,王士君,王雪微. 国外典型矿业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76-83;

[15] 王士君,宋飏,冯章献,姜丽丽.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格局、过程及城市流强度. 地理科学,2011,31(3):287-294;

[14] 宋飏,王士君,杨艳茹,等.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18-23;

[13] 杨艳茹,王士君,宋飏. 石油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及规避机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2):71-7;

[12] 宋飏,庞瑞秋,王士君. 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的演变与应用领域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4-49;

[11] 王士君,王丹,宋飏.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地理科学,2008,28(1):15-21;

[10] 宋飏,王士君.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11;

[9] 宋飏,王士君,冯章献.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城市流强度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4-118;

[8] 宋飏,王士君. 地缘城市跨国整合发展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62-66;

[7] 王士君,冯章献,宋飏,杨艳茹. 论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学科融合的趋势. 第三次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论文集,2006-12;

[6] 王士君,宋飏.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地理学报, 2006,61(6):574-584; 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5] 宋飏. 吉林省玉米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吉林对外经贸,2004(2):26-28;

[4] 宋飏,王士君,叶强. 基于分形的中国矿业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2012:147;

[3] 宋飏.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跨国整合发展研究.“中国东北论坛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4-426;

[2] 王士君,宋飏. 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中华地图学社, 2005:8-17;

[1] 王士君,宋飏.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结构的基本框架研究. 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280.

备注:*为第一通讯作者,**为第二通讯作者;#为指导学生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