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王向东谈“创造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承传与创造

发布时间:2017-10-09 10:49 点击数:

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王向东

  2007年,我校与东北三省教育厅合作开展“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模式(以下简称“U-G-S”),破解了实习难、培训难、教研难三大难题,引领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2014年,U-G-S教师教育创新模式获得国家级高等教学成果一等奖,这说明我们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阶段性成果。在后U-G-S时代,我校教师教育模式如何深化改革?如何更好地与“创造的教育”无缝对接?如何为教师教育国际一流打下基础?这是亟须规划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和关键项目。

一、体系建设:构建“分阶段、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继续强化和发挥教育实践在师范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构建“分阶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

(一)“分阶段、一体化”的整体设计

  依据融合的教师教育理念,按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分阶段”指在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标与内容。具体来说,是面向师范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式、资源与指导体系。

  “一体化”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各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本硕实践教学一体化。

 (二)“基础实践+应用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U-G-S”协同育人平台确立“基础实践+应用实践”的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U-G-S”平台支持“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实践反思”的整合,构建了“理论引导—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研究发表”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型,探索总结了“区域集中—混合编队—巡回指导—多元评价”的教育实践模式。

  2016年以来,学校重点拓展了基础实践。我校基础实践的改革,体现了教育见习的阶段性(分为感知、理解、应用和总结四个阶段),符合学生对教育规律和教学现状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突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和交流;强调教育见习与其它师资课程的协同,促进对大学和中学课程的理解与认同;强调教育见习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延长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增加毕业论文的一手材料收集和实证研究,旨在实现基础实践为课程学习助力、为教育实践奠基的根本任务。

  基础实践主要安排在校内以及长春市的优质学校进行,应用实践安排在现有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行。目前,学校与长春市30所中学共建基础实践基地,推进教育见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应用实践基地已涵盖东北三省、包头、乌兰浩特、赤峰、合肥、深圳和苏州等9个省34个县市151所中学,每年可以接受约1800名学生实习。

二、质量提升: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协同体高阶发展

  (一)由“区域运行”面向“全国布局”

  立足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现状和“U-G-S”模式的既有成效与长远发展需求,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优质教育实践基地,实验区建设正逐步扩大区域辐射范围,遴选一批示范性实践基地,由“东北区域运行”走向“全国布局规划”,以最大限度发挥“U-G-S”模式的教育功能。

  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优化的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生源所在地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就业基地建设;进一步遴选一批示范性实践基地;进一步研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准入、考核标准与机制。

  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在深圳坪山、安徽合肥、江苏苏州、内蒙古包头等地建立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2015年,合肥实验区签约实习生11名。2016年,苏州实验区签约实习生6名、深圳实验区签约实习生5名。

(二)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学校正在深化推进“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现有实习基地数量和教育实习课时量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优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一步提高基地学校的教育实习承载力。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学校质量建设,一方面通过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方合作实现其学校自身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基地学校的实习条件,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良好场域。在实习条件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大学教师与基地学校教师之间、学科教师教育者与科任教师之间、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合作,在师范生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教师合作等多维内容上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同时,继续推进“多导师制”,实现驻校、巡回和远程等多元指导方式。实践资源优质化,开发优质教育实践教学与课程资源。

(三)由“单向输血”转向“多元造血”

  在“U-G-S”教师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由“集中培训”、“同课异构”、“置换培训”、“校本研修”、“订单培训”、“送课下乡”模式转向“常青藤工程”(激活教师进修学校职能,盘活教师进修学校资源)、“影子培训”、“双向挂职”等模式,继续针对“实验区”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构建在职教师培训体系。培训工作应继续促进“实验区”中小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实验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通过教育实习指导工作间接“反哺”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培养。

三、技术支撑:加强教育实践信息化支撑与建设

  信息化是教育实践未来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主要突破口。为了在教师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加快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接轨,需要继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实证和数据研究教育实践规律,支撑教师教育高水平发展。同时,加强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研讨,探索建设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系统。

  2016年,我校依托东师理想集团,研发实践教学平台,探讨基于过程的教育实践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自主型技能研训中心管理。主要的目标是:信息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利用平台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研究与发现教育实践规律;实现我校各创新实验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等远程学习与培训;切实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效率,真正实现巡回指导;实现与学校校内课程协同、资源整合。

  当前,我校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学习功能(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学生作品、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在线观摩等);培训功能(专家报告、大型实验区活动、实验区需求调查);交互功能(实现指导者与学习者、参培者及相互间的研讨与交流);监管功能(实践教学师生分配、过程材料提交等管理、总结评价等);指导功能(师道讲坛、名师示范、学生汇报课等);评价功能(在线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与总结);研究功能(通过过程监控及需求与反馈调研支撑相关专业教师科研);宣传功能(政策文件、实验区介绍、实验区活动等);分类和存储功能(相关培训资源、学习资源等)。

四、均衡发展:搭建少数民族学生和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实践平台

  运用创造的教育理念批判性思考我校U-G-S实验区取得的丰硕成果,或许有两个方面还可以更好地纳入体系之中:其一,满足和体现音乐、美术、体育、小教和计算机五个专业的教育实践需求和特色;其二,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与质量监管。因此,接下来如何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是体现专业特殊性、实现教育实践均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实践质量

  在过去,少数民族同学因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限制,更多选择回本民族所在省区进行集中教育实习。经调研,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实习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第一,学生以个体方式联络实践基地难度较大,特别是其它部属高校已在西部省份建设基地的情况下,很多学校不再接受学生的单独申请;第二,学生教育实践过程与监控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是在没有充分指导的情况下完成教育实习的;第三,学生集中教育实习短,住宿难度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接下来,学校已探索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尝试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探索安排一部分学生集中进行教育实习;严格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有条件的情况下运用实践教学平台,或教育实习手册按阶段完成任务;加强各学院部对少民同学教育实习的专业指导与监控,特别是在实践前做好动员与说明;统一选派有经验且具有责任心的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过程指导。

(二)更好体现音体美等专业特色

  音、体、美、计算机、小教等专业或因其专业特殊性,或因其在中学阶段的学科地位等因素影响,与其它九大学科相比,其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虽然我校各专业已经开始探索与总结适合专业特色的教育实践之路,但与U-G-S教师教育改革模式所要破解的重大难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接下来,学校应组织各学院相关专业论证教育实践的需求与现状,寻求下一步教育实践改革的突破口,应找到从U-G-S教师教育模式中可借鉴的切入点,进行试点性和探索性改革;对已有改革成果进行更加充分的提升与总结。

五、未来思考: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刘益春校长在2016年教师教育国际学术论坛中讲到,我校要遵循“立足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宗旨,对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和实践难题进行团队攻关:坚持理论研究密切关注教师教育理论前沿,积极与国际教师教育学者交流互动,力求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特别要继续对教师知识、教师发展轨迹和教师教育模式中的基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更多的积累和更大的影响;政策研究密切关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继续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师教育决策提供高水平的咨询;实践研究紧密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实践,力求为学校的教师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围绕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一核心主题开展探索,为有效开展教师教育及卓越教师培育提供了依据。要引导和推动大学教师教育者深入基础教育一线,研究基础教育中的问题,服务基础教育的需要,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育世界一流是我校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首要前提,当前我校教师教育发展水平尚有差距,对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支撑作用不强。在未来,我校要立足中国大地,发现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问题;扎根中国大地,解决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难题;依托中国大地,引领世界教师教育的重大命题。

       转自:学校主页               网络编辑:佟瑶